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下载千亿体育 > 新闻动态 > 蒋介石的二当家,投降我党被毛主席拒绝?这是为何


蒋介石的二当家,投降我党被毛主席拒绝?这是为何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6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
1946年到1949年解放战争期间,不少国民党军官看清了蒋介石政权的腐败本质,纷纷选择投奔共产党。这些人中既有傅作义、卫立煌这样的地方军政要员,也有程潜、李济深等南京国民政府中的核心人物。他们的投诚不仅推动了新中国的解放进程,也充分展现了共产党海纳百川的胸襟。

1949年1月,北平举行和平谈判时,蒋介石的一位重要亲信也试图向我党表示愿意"投降",但被我们坚决拒绝了。此人就是国民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,他在蒋介石的核心圈子里位居"八大金刚"之首。

何应钦的倒戈,对蒋介石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。他在国民党内举足轻重,他的出走势必给蒋家王朝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。那么,为什么当时我们党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何应钦的投诚,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不留呢?

今天的节目将带您了解:在关键时刻摇摆不定的何应钦。

1890年4月2日,何应钦在贵州省兴义县泥荡村出生,家里是地主。11岁那年,他考进了贵阳陆军小学,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。18岁时,他又去了日本的振武学校学习军事。那时,蒋介石也在那所学校读书,比何应钦早一届。两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和有限的社交圈中,迅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

1924年国民革命开始后,孙中山让蒋介石当了黄埔军校的校长。当时在日本读书的何应钦听说老同学升官了,就找人帮忙牵线搭桥,最后被蒋介石调到黄埔军校,做了教育长。

此后,何应钦与蒋介石共事,越来越受蒋的重视。1926年北伐时,何应钦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军长。到了1929年至1930年的中原大战期间,他又被任命为“讨逆军”的参谋长,始终跟随在蒋介石身边。

1937年抗战打响后,何应钦当上了"同盟国中国战区陆军总指挥",也就是国民党军队的最高指挥官。等到1945年9月,他作为中方代表接受日本投降时,无论是地位还是名声,都达到了他这辈子最辉煌的时刻。

仅仅四年后,何应钦就因为支持内战、出卖国家利益,成了全国老百姓痛恨的对象。1949年3月,眼看蒋介石政权快不行了,这个一直跟着蒋介石混的何应钦,居然接受了李宗仁政府的任命,甚至打算参加北平和谈,向解放军投降。

经过一周的谈判,我方坚决回绝了何应钦提出的投降条件,并且明确表示要将他列入战犯名单的第五位,继续追捕。排在他前面的战犯依次是蒋介石、李宗仁、陈诚和白崇禧。

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犯名单里,排第二的李宗仁最终都获得了我们党的宽大处理,为什么我们却对何应钦的投降请求不予接纳呢?

回顾何应钦的人生轨迹,我们不难理解:共产党拒绝他的投诚是理所当然的,而他晚年遭受的冷遇,正是他应得的结果。

我们之所以拒绝何应钦的投降请求,首要原因在于他曾经杀害了大量共产党人,手上沾满了革命烈士的鲜血。

1927年4月2日,蒋介石召集北伐东路军开了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。这次会议为不久后发生的"四一二"反革命政变埋下了伏笔。会上,蒋介石提出了清除党内异己的主张,当时掌握国民党最精锐的第一军的何应钦,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蒋介石这边。

从那以后,何应钦和他的第一军就变成了为虎作伥的帮凶。如果当时手握重兵的何应钦能站出来反对,那场“四一二”惨剧很可能就不会上演了。

1927年"四一二"反革命政变发生后,短短三天内就有300多位共产党员被杀害,超过500人被捕,还有5000多人下落不明。这场血腥镇压让全国陷入恐怖氛围,不仅共产党大批优秀干部惨遭毒手,国民党自身也损失惨重,党员人数从121万骤降到5万。从此,国民党彻底成为蒋介石个人独裁的机器,而手握兵权的何应钦在这场大屠杀中扮演了帮凶角色。

在蒋介石对红军根据地发起的五次大规模进攻中,何应钦多次担任总指挥,成为蒋介石的得力干将。特别是在1931年6月的第三次进攻和1932年赣粤边区的第四次进攻中,何应钦作为前线总指挥,然而这两次国民党的进攻都被红军成功击退,何应钦本人也差点被我军俘虏。

在我军接受投降的国民党将领里,不少人都曾与我军在战场上激烈交锋。所以,如果何应钦仅仅是在蒋介石手下担任过将领,并且能够反省自己的过失,那还算可以理解。但何应钦一生中犯下的第二个错误,却让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原谅——他出卖了国家的主权。

1931年,日本策划了"九一八"事变,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。当时,何应钦正在南方指挥与红军的作战。直到日军逼近长城和天津一带,蒋介石才任命何应钦为北平军分会负责人,派他前往前线指挥。然而,到了北平的何应钦不仅没有激励士兵奋勇抗敌,反而开始盘算着与日本进行和平谈判。

1933年5月,何应钦派出了谈判代表熊斌,与日本陆军签订了一份停战协议,也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《塘沽协定》。根据这份协议,国民党军队必须撤到长城以南,同时允许日本的侦察机对中国在长城一带的军事部署进行观察。这实际上等于默认了日本当时对东北三省的占领。

1935年,日本在华北地区挑起事端,企图把华北五省变成像东北那样的殖民地。面对日本军队不断制造事端,蒋介石又派何应钦去跟日本人谈判。结果何应钦全盘接受了日本驻华司令梅津美治郎提出的所有条件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《何梅协定》。

根据《何梅协定》的规定,国民党把能打仗的军队全都调离了华北,只留下一些警察部队负责维持当地治安。这就等于把大半个华北地区白白送给了日本人,为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日军能够迅速推进、在短短一年内打到长江以南创造了条件。

日本挑起的"华北事变"和何应钦完全接受《何梅协定》,引发了全国爱国群众的极大愤慨。1935年12月9日,北平等地掀起了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,学生们要求蒋介石马上停止内战、共同抗日,并严惩何应钦等卖国贼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"一二九"运动。

1937年全面抗战打响后,何应钦当上了军政部长和第四战区司令,负责两广地区的抗战工作,这才让他的"汉奸"名声稍微好转。但说实话,他在抗战期间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:1938年广州就从他手里丢了,1944年国民党在豫湘桂战役中一败涂地,何应钦作为负责人也难辞其咎。

有意思的是,这位在战前跟日本高层关系密切、在战争中又没打过几次胜仗的人,居然在1945年9月成了中国的代表,去接受日本的投降。在投降仪式上,何应钦对日本军官鞠躬回礼的动作,比递投降书的日本人还要恭敬,连日本驻华总司令冈村宁次都看傻了眼。

抗战胜利后,解放战争刚开始那会儿,何应钦和日本军方高层仍然保持着密切往来。他担心八路军、新四军这些抗日部队会在接收日军投降时扩大实力,于是找到冈村宁次,利用自己在日军中的关系,多次让当地日军拒绝向我军缴械。甚至在解放战争初期,他还和冈村商量过,打算让日本军官来训练国民党军队,好让他们更有能力对付解放军。

任何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,都不会宽恕这种卖国求荣的叛徒,更不会相信他的所谓“投降”。

我党之所以不接受何应钦的"投降请求",第三个理由是他这个人品德有问题。他贪得无厌、反复无常,根本靠不住,绝对不能相信。

1936年12月,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,逼他放弃内战、联手抗日。与此同时,身在南京的何应钦立刻自封为“讨逆军总司令”,还派飞机轰炸西北军和东北军的营地。

何应钦这么做,并不是真心替蒋介石和国民党"清除叛徒",而是想用武力吓唬张学良和杨虎城,逼他们下狠手。要是蒋介石真出了事,作为"讨逆军总司令"的何应钦,就能顺理成章地接掌国民党的最高权力。

何应钦的所作所为让阎锡山、李宗仁等国民党军阀都很看不上,就连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也多次批评他“只顾自己,完全不顾委员长的安危”。西安事变结束后,蒋介石考虑到抗日形势,加上何应钦一直在自己和日本人之间周旋,才没有马上处理他。

出乎蒋介石意料的是,抗日战争刚结束,何应钦就再次背弃了他。1949年初,由于解放战争接连失败,蒋介石不得不辞去“总统”职位并宣布隐退,南京国民政府的新“总统”则由桂系军阀领袖李宗仁接任。

蒋介石对李宗仁当上"总统"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,他暗中指使手下的"八大金刚"在军队里给李宗仁使绊子。1949年1月,蒋介石下台时,何应钦借口"养病"也跟着辞职了。但让人没想到的是,才过了两个月,李宗仁请何应钦出山当政府二把手,他的"病"突然就好了,完全忘记了当初对蒋介石许下的"共进退"的诺言。

何应钦的态度突然来了个大转弯,之前他坚决反对和谈,一心要打内战,但这次在记者会上,他却公开说:“和平不仅是中国的需要,也是全世界都盼望的。”这番话明显跟蒋介石坚持打仗的想法唱了反调。

1949年1月,北平和谈破裂,何应钦立马变脸,公开宣称要带领国军"死磕到底"。但这时蒋介石的政权已经不行了。到了7月,何应钦跟着蒋介石匆匆逃到台湾,可这回蒋介石不再信任他了。他几次三番的背叛,彻底暴露了他的真面目。

蒋介石在晚年谈到何应钦时,曾这样说道:这个人特别擅长把过错推给别人,功劳却往自己身上揽,手段非常高明……他毫无气节,缺乏基本的品格,我这一生的心血算是白费了,他是我人生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!

#百家说史品书季#



上一篇: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东校:科创教育结硕果
下一篇: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升至三周高位 因大型船舶运费上涨

Powered by 下载千亿体育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